脾胃不好則「心」不好?常按「長壽穴」,調理脾胃以護心

中醫認為,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脾胃和,氣血充沛,可滋潤心氣,維持心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
日常生活中,經常能見到脾胃不好的人,脾胃不好會出現腹脹、腹瀉、便溏、形體瘦弱等癥狀,這類人患心臟病的幾率比常人要高,因此,調理脾胃是防治心臟病的重要基礎。

飲食調脾胃以養心

中醫講脾主運化水谷,胃主受納水谷,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穀。

《黃帝內經》雲:「五穀為養, 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。」意思是平衡飲食, 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,飲食要以穀物 ( 主食 ) 為主, 水果、蔬菜、肉類等做輔助,發揮補益作用。還要注意飲食有節和多樣化,順應四時。脾胃為氣血生 化之源,脾胃運化功能正常,則氣血充足,心則可推動全身血液運行通暢,以正常發揮其營養和滋潤的作用。

蓮子米粥安心神

取適量大米、小米混合後加入少量蓮子 ( 蓮子去心 ) 煮食,可起到調補脾胃,養心安神的作用。

還可加入適量党參、黃芪、白朮、山藥等補益脾氣。尤為推薦山藥,可起到益氣養陰、補益脾肺、補腎固精的作用。

需強調的是,此方略溫燥,不易每日食用,可間隔 1~2 日。

情志調脾胃以暢心

人有「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」這七種情志變化,與五臟六腑互相影響。

其中思傷脾,長期過度的思慮或長期凝神集思則易耗傷脾氣,導致脾胃氣機功能失常,臨床上表現為食少、便溏等症。

此外,心為藏神之官,思慮過度易傷心神。脾胃化生氣血不足、心之氣血就容易不足,從而導致心的功能失常, 進一步加重脾氣不足,臨床當中常見心脾兩虛型的心臟病。

因此,養脾首先要注重精神上的調節,保持愉快的心情,不宜過度歡喜,也不宜過度憂思。

按摩療法以通心

1. 雙向揉臍調腸道

臍中央為神闕穴,五臟六腑之氣聚集於此。而五臟六腑之氣本起源於脾胃之氣,按揉臍部也能通暢脾胃,使心主血脈、主神志的功能得到正常發揮。

操作方法:

1.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,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50下。

2. 另一手方法同上,但應逆時針揉動50下,每日1~2次。

便秘患者可增加順時針揉動次數,腹瀉患者可適當增加逆時針揉動次數。此法能溫陽散寒、消食導滯、健脾和胃。

2. 按揉「長壽穴」

足三裡穴又被稱為「長壽穴」,是胃經經氣的必經之處,要是沒有它,脾胃就沒有推動、生化全身氣血的能力。常按足三裡穴可以調理脾胃之氣血,使心之氣血充沛;還可以平衡陰陽,祛邪防病,可使元氣不衰,因而少得或不得心臟病,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。

操作方法:

足三裡穴:位於膝眼外下方3寸處。

每日按揉50次左右,能健脾胃、理氣通絡。

運動調脾胃以動心

中醫認為,五禽戲、八段錦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,適度運動可舒暢脾胃,令胃氣充沛、氣血充盛。心氣推動血液在脈管中正常運行,血脈通暢,心臟功能從而得到正常發揮。

Click to show more